日期:2025-07-24 05:55:55
日期:2025-07-24 05:55:55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近日,《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打造“绿美岭南都市新田园”,为形成超大城市耕地保护利用提供“广州样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花城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黄埔区大吉沙岛
PART.01
鼓励建设
“一米菜园”、家庭小菜园
《规划》提出,以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三区三线”为基础,以流域为骨架,以耕地集中整治区为空间单元,通过采取“严守底线、优化布局、提质增效、系统治理、示范引领”的规划策略,统筹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围绕打造“绿美岭南都市新田园”愿景,促进实现“水丰土沃田园美、智慧高效生产优”的耕地保护目标。
严守耕地保护底线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的
68.03万亩耕地保护目标
和59.8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实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正负面清单管理,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要求,明确细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指引。优化耕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种植收益的同时,保障特殊情形下的粮食应急供给能力。
同时也鼓励探索多类型的保护性利用
《规划》提出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要求
对城镇空间周边细碎永久基本农田
鼓励各区通过
引入农业经营企业
联动社区、学校和周边居民等
探索自愿认领耕作等新模式
将细碎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为
“一米菜园”、家庭小菜园、
农业口袋公园、蔬菜公园等
PART.02
夯实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基于自然地理格局,以现状耕地布局为基底,以流域为骨架,锚固优质耕地资源空间,构建沿流溪河—白坭河耕地集聚带、沿东江—增江耕地集聚带、沿沙湾水道南部水网耕地集聚区以及多个耕地集聚片,夯实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支撑广州打造美丽岭南新田园、智慧高效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地。
与此同时,划定耕地集中整治区,作为规划期内补充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实行落地上图管理,统筹推动耕林园草空间布局优化。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逐步推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布局。
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明确推动耕地集中整治区内补充耕地和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区域统筹和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管理,推动耕地质量提升。
PART.03
建设都市锦田
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
《规划》还提出
以三大示范工程推动耕地的建设性保护
通过“成片良田工程”推动耕地集中补充
通过“现代粮田工程”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通过“锦绣田园工程”引导耕地保护
与农文旅发展融合
“成片良田工程”
在规划期内优先推进从化区鳌头镇、增城区石滩镇和朱村街道、南沙区东涌镇、白云区钟落潭镇、花都区炭步镇和赤坭镇、黄埔区新龙镇和番禺区石楼镇等区域集中连片补充耕地工作,涉及新增耕地潜力4.5万亩,通过实施成片良田工程,支撑广州市打造集中连片岭南新田园。
“现代粮田工程”
重点落实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0.72万亩,打造现代粮田,主要分布在花都区花山镇和狮岭镇、白云区钟落潭镇、黄埔区新龙镇、从化区街口街道、南沙区东涌镇和番禺区石碁镇等区域,为广州市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资源底座和空间基础,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
“锦绣田园工程”
着力打造一批乡村秀美田园,发展规模化农业。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通过“耕地+”的多元化农田利用方式,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康养等农文旅三产融合等新型耕地保护利用业态;重点推进从化鳌头镇万亩良田、增城丝苗米产业园、从化香米产业园、增城优势蔬菜产业基地等项目实施,依托农田策划一批农业产业综合体、农业文旅体验、休闲观光游憩等综合性农业产业集群,提升耕地保护收益,彰显岭南新田园建设示范效应。
同时建设一批都市锦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借鉴黄埔区洪圣沙岛和大吉沙岛的都市锦田计划实施经验,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田示范建设等工程,保留“都市田园”风貌,建设都市田园综合体。规划期间,重点选取北帝沙岛、番禺海鸥岛、增城石滩增江东岸、南沙区丝苗米产业园、长洲岛农业公园等都市近郊地区,建设现代化农场、农业种业中心、农业试验田等。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政府网
哪个股票配资网好官网,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易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