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07 04:57:46
日期:2025-07-07 04:57:46
某种程度上,徐海东在十位开国大将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位。1955年9月,全军授衔时,评定军衔的标准要综合考虑每位将领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绩和贡献。当然,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干部也会得到一定的加分。但有些“偏科”或者革命起步较晚的将领,往往会在评衔时受到影响,然而,徐海东却是一个显著的例外。
徐海东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因多次负伤而不得不退出前线。1938年,他身受十几处枪伤,常常出现吐血和晕倒的情况,作为时任八路军344旅的旅长,他最终不得不去后方医院休养。这一暂时的退场,最终变成了他告别一线指挥的标志。事实上,徐海东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身体的极限限制了他的战斗生涯。
而此时,全面抗战才刚刚打了一年,徐海东错过了整个抗战的大部分进程,更不用说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尽管他极度怀念前线,心中依然燃烧着战斗的激情,但身体状况让他力不从心。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也没能担任过太高的职务。因此,1955年授衔时,像徐海东这样有着如此特殊经历的将领实属罕见。尽管错过了许多关键战役,他仍然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而且与著名的粟裕大将排名仅次,位列第二。
徐海东的最大优势,便是在红军时期的卓越履历。作为红25军的负责人,他亲自带领红军完成了艰难的长征。徐海东堪称是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独当一面的人物,在他带领下,红25军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他并没有得到中央红军中某些高级将领的庇护,但从这一角度来看,徐海东的带兵难度和贡献远超许多同行。
展开剩余69%但仅凭这一点,显然无法弥补他后来战斗经历的缺失。
毛主席之所以格外欣赏徐海东,是因为他在革命中的特殊贡献。徐海东在陕北时期曾多次支援中央,并且他出身于老鄂豫皖,中央最困难的时候,他愿意伸出援手,始终没有倒向过其他势力。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政治觉悟,正是毛主席对他高度评价的重要原因。即便他后期较少参与战斗,中央首长仍然坚持授予他大将军衔,表明了对其革命贡献的认可。
徐海东不仅为人直爽、重情重义、顾全大局,而且他在指挥作战方面的能力也不容小觑,确实具备大将之才。然而,这样的将军并非传统的“脸谱化”人物,徐海东有着非常强烈的个性,这一点并不与他的优秀品质冲突。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便是授衔后的某一天,昔日的下属和老战友们专门赶来徐海东家里祝贺。徐海东即兴发表了一番讲话,在场的人都没敢接话。
原来在授衔仪式那天,徐海东注意到,一直从事政治工作的罗瑞卿同志,竟然和自己一样被评为大将。徐海东略显沉思,随后在家里与四方面军出身的老将许世友、陈再道、王新亭等人谈论起此事:“杨罗耿兵团”在华北作战功绩显赫,可是,带兵的杨得志却仅仅是上将,反倒是搞政工的罗瑞卿军衔比杨得志还高,真让人想不明白!
当年,杨得志是“杨罗耿兵团”的司令员,罗瑞卿则是兵团的政委。徐海东并非对罗瑞卿有偏见,只是作为一位战将,他更关注军事指挥和实战,时常对政治工作者与军事指挥官之间的职级差异有所疑问。
这也反映了“武人情结”,即战将之间通常会更为互相理解和欣赏。徐海东的言论虽然直率,却并不意味敌意,而是基于他本身对带兵打仗的深厚理解。在场的许世友等人,都是徐海东的老友,他们显然知道徐海东的性格,所以只能静静听着,不敢插话。
值得注意的是,罗瑞卿是长期负责毛主席安全工作的高层干部,建国后在党政军系统担任重要职务,地位不容小觑。所以,除非是徐海东这种豪爽直率的将领,恐怕没人敢在面前开这种玩笑。
总的来说,徐海东既有过人之处,也有独特的个性。虽然他未能参与更多的重大战役,但他早期的战功和对革命的忠诚,确实为他赢得了毛主席及其他领导的高度评价。
发布于:天津市哪个股票配资网好官网,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易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